曾經以愛情文藝片風靡台港、東南亞的林青霞,到了1990年代搖身一變為武俠片天后,轉捩點當然是「笑傲江湖II東方不敗」,她在片中有反串男性的造型,雖然充滿東洋風,卻顯得帥氣英挺,該片其他女性要角還包括關之琳、李嘉欣、袁潔瑩等,都是外型極出眾的美人,林青霞卻憑著「男裝超俊秀」的特點搶足鋒頭,片子在台灣春節檔賣座領先群雄、北市飆破9000萬大關,讓林青霞再度成為人氣巨星,新片約馬上如雪片般飛來。
198、90年代的台灣,香港電影壓得台灣影片喘不過氣來,但港片絕大多數仍是在港先上映,台灣上映前可以參考在香港推出的成績,再調整宣傳行銷策略。然而台港觀眾的口味並不完全相同,港人喜愛的喜劇片,在台灣威力都會打一點折扣,畢竟喜劇笑點最容易受到文化隔閡的影響,很難各地通吃;台灣觀眾則遠比香港觀眾支持武俠片,從以往邵氏的古龍武俠到徐克監製的新派武俠片,大多數在台灣的賣座表現皆比在港突出許多。
「笑傲江湖II東方不敗」則是特例,台灣早就排定要在春節賀歲檔推出,香港還沒能擠上春節檔,因此徐克與導演程小東努力趕拍,為的是台灣這邊能如期在春節上映,並不是為了香港的觀眾,當台灣開出超乎預期的票房大紅盤,片商不管香港還沒上映、民眾不一定像台灣這裡一樣喜愛,已經爭相預約林青霞的檔期,「東」片監製徐克自然比其他人更能打動她,續簽了好幾部武俠片,其他提出邀約的影片中,則以同樣改編自金庸小說的「鹿鼎記」最受矚目,因為該片男主角韋小寶已經敲定由無厘頭天王周星馳擔任,香港最具賣座號召力的笑匠與華人影壇屹立不搖的經典美人首度攜手,光想就充滿商業噱頭,票房鐵定再創佳績。
林青霞從影多年,喜劇片當然拍過,可是「玉女」與「女丑」相差十萬八千里,她的喜劇片總有陶大偉、孫越、許不了、方正等人負責耍寶,她不用裝瘋賣傻,但周星馳的喜劇就不一樣,所有演員都可能要「破壞形象」,愈敢扮醜的愈容易搶鏡,林青霞碰上周星馳,是會受影響跟著嘻皮笑臉?還是繼續維持高冷美?觀眾也都很好奇。她自己則是想弄清楚周星馳紅遍華人區的秘訣,最好的方法除了一起合作外,還能有什麼呢?
在「鹿鼎記」原著中,韋小寶的7個老婆年紀最大的是曾為神龍教教主夫人的蘇荃,約莫是28、9歲的輕熟女,林青霞大概比這再多了9歲,電影版固然將所有人物的年齡都往上拉了一些,又出現新的問題,因為蘇荃的戲分其實在7女之中算是較少的,韋小寶喜歡的阿珂、對他最癡心的雙兒、最早認識他的沐劍屏和有虐待狂的建寧公主,分量都更多許多,只是這些女孩的年齡都比蘇荃小了10歲,林青霞可能無法再回去裝可愛。到最後編導一手包的王晶,特別為她設計了「神龍教聖女」的新角色,加重戲分也讓她可以再度亦男亦女登場,延續「東方不敗」的超人氣戲路。
儘管在台灣林青霞早就嘗過連軋好幾部戲的滋味,自從去香港發展後,她就少再一次接太多戲,現在因為東方不敗再度翻紅,邀約應接不暇,又繼續過著軋戲的生活。除了要與周星馳同台的「鹿鼎記」外,徐克監製的「江湖傳說」也敲定她,王家衛亦邀她主演「阿飛正傳」續篇,計畫讓她與梅艷芳首度同片,感覺上這又是她演藝生涯的一次高峰,觀眾都充滿期待。而「鹿鼎記」演員/角色公布後,外界又是驚訝連連:製作公司永盛的當家花旦張敏,不僅沒演任何一位韋夫人,居然是扮演真假太后,過往的版本此角都是中年豔星包辦;王晶力捧的邱淑貞則演了變態卻搶眼的建寧公主;雙兒被改成一對雙胞胎姊妹,分別由袁潔瑩和陳德容扮演;「最美港姐」李嘉欣飾演韋小寶追得最辛苦卻始終對他有偏見的阿珂。7位夫人被濃縮成只有5位,女主角們中張敏、李嘉欣、袁潔瑩都演過「笑傲江湖」系列電影,加上林青霞,以及擔任武術指導的程小東,令「鹿鼎記」有如無厘頭喜趣版的「東方不敗」。
由於「鹿鼎記」的卡司、成本太大,最後拆成上下兩集,林青霞在上集片尾驚鴻一瞥,下集才是她的主戲,周星馳無厘頭表演雖然很搭韋小寶這角色,可惜王晶一貫的黃色、下流笑料,讓片子的格調難以企及金庸原作,金庸雖也用比過去更諧趣幽默的筆法來寫「鹿鼎記」,亦不乏性愛場面的呈現,卻還是讓人感到比王晶的手筆正派、大氣不少。香港直到「東方不敗」紅遍台灣快要5個月以後才在暑假首檔上映,林青霞的演出果然又引起話題,她卻已經忙著趕拍一堆新的武俠片,無法全程餐與宣傳,找上她演武俠片的片商更多,連劉德華的「絕代雙驕」都希望找她合演。她與周星馳合作的片子被改名為「鹿鼎記II神龍教」,台灣排在8月暑假檔,繼「東方不敗」後再創賣座熱潮,北市衝破億元大關,表現讓片商頗為滿意。
周星馳接受訪問時透露,曾經也視林青霞為心目中的玉女偶像,「鹿鼎記II神龍教」沒有讓林青霞過分搞笑,瘋癲、三八的戲分多半落在邱淑貞的建寧公主身上,讓邱淑貞極為搶戲,把更年輕貌美的李嘉欣給狠狠壓住。林青霞碰到這些漂亮美眉,以奇特的「神龍教主」造型、靠超長沖天髮髻鎮住全場,情節更安排她所扮演的聖女將初次給了韋小寶,這場「床戲」不僅是一大噱頭也製造笑料。有趣的是,片中沒有出現韋小寶的母親韋春芳、只有吳君如飾演的韋小寶姊姊韋春花,吳君如曾經演過梁朝偉、劉德華港劇版「鹿鼎記」中的曾柔,是韋小寶7位妻子中對他最信賴、癡情者之一,從昔日的電視台美女花旦成功轉型為搞笑無極限、沒有包袱的女丑。另一位扮演中春藥神尼的馬海倫,則曾是史上第一版「鹿鼎記」電視劇中的蘇荃,同樣和下一版電視劇的吳君如,從韋小寶的妻子變成電影版裡的耍寶角色。
2019/12/06 12:00 遠見雜誌 林讓均
「獨角獸」跛腳了嗎?今年號稱是獨角獸(市值逾10億美元的新創公司)上市(IPO)爆發年,包括共享經濟龍頭的Uber、Lyft、企業通訊軟體Slack、圖片社群平臺Pinterest等矽谷知名獨角獸,都在今年掛牌上市。
但,有正面報酬者寥寥可數,截至12月初,今年矽谷獨角獸市值已蒸發約1000億美元、折合新臺幣約3兆元,跌破發行價(破發)者大有人在。看到前輩們如此慘烈,打算在今年掛牌的共享辦公室大咖WeWork,從470億美元估值驟降至目前不到80億美元,已在9月底凍結上市計畫。
WeWork大股東、日本軟體銀行總裁孫正義也公開認賠,表示「錯誤的投資造就一頭怪獸!」
獨角獸變怪獸!連「創投之神」都認錯
說好的「獨角獸」,竟然成為吞錢的「怪獸」,這是曾經精準投資阿裏巴巴、締造千億美元績效,有「創投之神」封號的孫正義也料想不到的。今年孫正義旗下的「願景基金」(Vision Fund)投資的兩大獨角獸WeWork、Uber合計市值縮水數百億美元,讓軟銀出現14年來首度虧損。
圖/日本軟體銀行總裁孫正義。
今年,創投巨擘與投資人一起追過的獨角獸,為何一隻一隻跛腳了?盤點今年上市跛腳的獨角獸,頭號苦主就是共享經濟的叫車服務雙龍頭Uber和Lyft。
Uber在2009年3月成立,今年5月才上市,但今年第二季,虧損已達52.5億美元,等同每天一開張就燒掉四臺賓利車。雖然其中有約39億美元是支付給員工的一次性支出,然而,預估今年一整年,Uber虧損幅度還是會超過30億美元。
其實,Uber上市當天,情況就已經不妙。5月10日,Uber以每股45美元掛牌,收牌卻下跌7.6%,上看1200億元的估值,掛盤當天市值竟剩下約800億元,原本被視為今年最強IPO,瞬間淪為「史上最慘IPO」之一,截至12月4日的股價為29.06元,跌幅達逾35%。
而Uber的競爭對手Lyft也好不到哪去。3月28日掛牌後,第一天上漲近9%,第二個交易日就跌了12%,蜜月期僅一天,從發行價72美元至今股價約47美元,同樣也跌約35%。
科技新創泡沫化?矽谷獨角獸入寒冬
不只代表「共享經濟」的Uber、Lyft是「難兄難弟」,以「全球科技搖籃」著稱的矽谷,今年也有許多科技獨角獸落難。
像今年一起在4月18日同天掛牌的雲端視訊會議軟體Zoom與圖片社群平臺Pinterest,前者股價至今仍維持在70美元左右,是當初發行價的兩倍,堪稱是今年上市好結局的難得案例。
但Pinterest的命運就大不同,進入12月以來已跌破當初19美元的發行價,雖然Pinterest在全球擁有3.22億用戶,但第三季的獲利數字低於市場預期,又下修銷售展望,讓市場對其前景不敢樂觀。
圖/圖片社群平臺Pinterest。取自Structure Tone Organization twitter
同樣在辦公室擁有一片天的企業通訊軟體Slack,6月20日於紐約證交所掛牌上市,因為是跳過IPO流程、未發行新股,紐交所給的參考價為26美元,第一天股價就狂漲48%、至38.6美元。
擁有超過1000萬活躍用戶的Slack,曾拒絕微軟的收購,原本被看好可以顛覆Email(電子郵件)生態,三~五年內可讓上班族轉而擁抱Slack為主打的移動辦公室風潮。這番願景言猶在耳,如今股價已在20美元大關掙紮。
全球金融海嘯過後,曾誕生多隻獨角獸,箇中代表包括阿裏巴巴、推特、臉書等。但這波搭著科技而來的獨角獸黃金10年已走入寒冬?被稱為「網路創業2.0」的大泡沫吹破了?
圖/企業通訊軟體Slack。取自Slack twitter
三大原因讓獨角獸跛腳
原本備受資本市場期待、鑲金包銀的獨角獸,為何逐一跛腳?歸納起來,有三大因素:
首先,「賺錢的速度」追不上「作夢的速度」。
就拿Uber來說,Uber執行長柯霍斯洛夏西(Dara Khosrowshahi)希望Uber是「運輸界的亞馬遜(Amazon)」,認為亞馬遜上市初期也是虧得一蹋糊塗。然而,他忘了Uber終究不是亞馬遜,且經歷2000年的達康泡沫之後,上市後投資人更在乎獲利數字,如果仍持續畫大餅、燒錢衝市占,就算有海量用戶卻無法轉化為利潤,當然無法讓投資人埋單。
第二,商業模式讓人看不懂。
像是攻入29個國家、111個城市的全球共享辦公室龍頭WeWork,雖然在9月底換下創辦人兼執行長諾伊曼(Adam Neumann),卻無法拯救崩潰的身價,除了持續虧損之外,還因為投資人看不懂WeWork的商業模式。
圖/全球共享辦公室龍頭WeWork。達志影像
之初創投共同創辦人、臺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曾指出,2010創立的WeWork太早規模化,也就是不斷全球擴張、持續線性支出,卻缺乏財務槓桿模式,導致規模愈大、虧愈多。
此外,關於商業模式與定位,市場也不認同WeWork的自我感覺良好。諾伊曼在創辦WeWork之時,就自我定位為科技公司,希望透過AI、大數據等新科技,打造「空間即服務」的商業模式。然而,華爾街卻不買帳,直言WeWork充其量也不過是包租公,是房地產業者,根本沒甚麼科技含金量。這些質疑最後還是壓垮了WeWork的 IPO大夢。
第三,永遠有新、更炫的獨角獸出現。
根據胡潤研究院10月底發佈《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是胡潤系列中的第一份獨角獸排行榜。該報告指出,全球共有494家獨角獸,中、美兩國就囊括八成。今年,中國孵出206家獨角獸企業,是歷年統計中首次超過美國(203家),不過美國矽谷的獨角獸佔比仍是第一,有21%、102家獨角獸企業。
「AIOT、5G領航的這波新經濟,還有至少10年的勢頭!」國泰投信全球經濟與策略研究處副總王誠宏觀察,新創公司誕生的頻率會愈來愈高,永遠有更新、更炫的獨角獸出現,會造就更多億萬富翁等級的年輕創業者。
這也就表示,新經濟帶來的叠代速度愈來愈快,如果不能在市場上站穩腳步、有永續的經營之道,今日獨角獸,很可能就是明日的跛腳獸。
2019是獨角獸上市的歹年冬,那2020年呢?頭號指標就是度假租屋網站Airbnb,目前市場估值約420億美元。已成立11年的Airbnb在全球擁有600萬間房間、房客超過5億人,是另一個共享經濟的龍頭。只是,這次市場會不會對Airbnb青睞有加,就等明年揭曉了。
';$(".articleExtAd").append(notVIP);setTimeout(function() {$('.top-toolbar').data('top-toolbar').setAD({title: "2019\u6211\u5011\u4e00\u8d77\u8ffd\u7684\u7368\u89d2\u7378\uff0c\u70ba\u4f55\u4e00\u96bb\u4e00\u96bb\u90fd\u8ddb\u8173\u4e86\uff1f",label_id: 182,label_name: "\u80a1\u5e02"});}, 2000);